危險廢物處置方法可分為三種:可分為物理法、物理化學法和生物法三大類。其中許多方法與化工生產是通用的。土地填埋是處置危險廢物的一種方法。此方法包括場地選擇、填埋場設計、施工填埋操作、環(huán)境保護及監(jiān)測、場地利用等幾方面。其實質是將鋪成一定厚度的薄層,加以壓實,并覆蓋土壤。這種技術在國內外得到普遍應用。土地填埋法通常又分為衛(wèi)生土地填埋和安全土地填埋。
這種方法主要是借助于機械剪力將混入水中的氣泡破碎,或將空氣先分散成細小氣泡后進入廢水,進行氣水混合上浮。常用方法有葉輪上浮法、射流上浮法以及多孔材料(如擴散板、微孔管、帆布管等)曝氣上浮法。布氣上浮法的優(yōu)點是設備簡單,管理方便,電耗較低。的缺點是氣泡破碎不細,一般不小于1000微米,上浮效果因而受到限制。此外,采用多孔材料曝氣上浮法,多孔材料容易堵塞,影響運行
橫向流含油污水除油設備是在斜板除油器的 基礎上發(fā)展起來的,由含油污水的聚結區(qū)和分 離區(qū)兩部分組成。含油污水首先經過交叉板型的 聚結器,使小分散油珠聚并成大油珠,小顆粒固體 物質絮凝成大顆粒,然后聚結長大的油珠和固體 物質通過具有獨特通道的橫向流分離板區(qū),而從水中分離出來。在進行油水、固體物質分離的同 時,還可以進行氣體(天然氣)的分離。
根據(jù)含油廢水在水中的形態(tài),可以分為浮油、分散油、乳化油和溶解油。浮油的粒徑較大,一般大于100μΜ,占總油量的70%~80%。廢油處置公司分散油的粒徑在100~10μΜ,在兩小時內難以浮上水面的油珠,萊蕪廢油處置懸浮于水中。乳化油的油滴粒徑小于10μΜ,油滴之間難以合并,長期保持穩(wěn)定,難以分離。溶解油以化學形式溶解于水中,粒徑在0.1μΜ以下,甚至可以小到幾納米,很難分離。
乳化液中主要含有機油和表面活性劑,是用乳化油根據(jù)需要用水稀釋再加入乳化劑配制而成的。在機床切削使用的乳化液中為了提高乳化液的防銹性,還加入了亞硝酸鈉等。由于乳化劑都是表面活性劑,當它加入水中,使油與水的界面自由能大大降低,這時油便分散在中。前處理投加破乳劑(RECY-DAE-01),破除中乳化物,并絮凝與聚結廢水中懸浮物,去除大部分有機物,廢水B/C顯著提升。后續(xù)再銜接生化系統(tǒng)可處理即可達標排放。
(1)浮上油,油滴粒徑大于15μm,易于從廢水中分離出來。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顆粒較大,粒徑大于100微米,易于從廢水中分離出來。在石油污水中,這種油占水中總含油量60~80%(2)分散油.油滴粒徑大于1μm,懸浮于水中。(3)乳化油,油滴粒徑小于1μm,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粒徑很小,呈乳化狀態(tài),不易從廢水中分離出來。(4)溶解油,油類溶解于水中的狀態(tài)。